文|偵碳先鋒
光伏行業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像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等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投資規模都動輒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自2019年我國正式推出雙碳戰略以來,由于光伏行業當時的產能無法滿足下游猛增的裝機需求,市場供需缺口很大,很多光伏產品的行情因此在2020年至2022年間曾大為火爆,比如硅料價格曾經從6萬元/噸直線突破27萬元/噸,一些硅料頭部企業比如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等甚至像開動印鈔機般收割到幾十億巨額年利潤。
火熱的光伏,不但吸引了行業內企業不斷競相追加投資,連行業外的一些企業也被光伏行業當時非常可觀的投資回報率所吸引,慕名而來成為光伏行業的跨界新星,比如皇氏乳業、正邦科技、樂通、奧維通信以及乾景園林等。而且這些跨界企業的投資重點也出現從光伏電站向光伏制造轉移的趨勢。
然而畢竟隔行如隔山,跨界者往往面臨行業經驗薄弱,缺乏渠道優勢等先天不足,對業績表現產生諸多不利影響,光伏行業也不例外。光伏行業中最早跨界上市公司金剛光伏,業績早已連續十幾個季度面臨凈利潤的持續虧損;而同樣跨界進入光伏的中科云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云網”,股票代碼002306),不但近年來業績表現明顯欠佳,近日還因公司財務核算不規范,違反了信息披露管理要求,受到了北京證監會的行政監管措施。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偵碳家將和您一起了解詳細情況。
一、因違反多項會計準則,受到證監會行政監管
原來,北京證監會經過查證,發現中科云網存在多項違反基本準則以及減值測試等企業會計準則的情形,包括未將已安裝完成的光伏生產線及配套項目暫估計入在建工程;未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光伏項目在建工程進行減值測試;未將預付的審計費、法律服務費及其他中介費用計入對應期間管理費用。此外,北京證監會還發現中科云網在2023年年報中的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額的披露也不準確。

北京證監會認為,中科云網的上述行為已經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三條的規定,而陳繼作為董事長、總裁,吳愛清作為時任財務總監,均未能忠實勤勉履責,因此對中科云網的上述違規行為應負主要責任。據此,北京證監會決定對中科云網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同時,北京證監會還要求中科云網提升財務核算規范性水平,保障財務信息披露質量。
對此,中科云網表示將認真總結,積極整改,進一步提升公司財務核算規范性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規范運作能力,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這實際上承認了上述違規情形屬實。
雖然北京證監會的上述行政監管措施事項不會影響中科云網的正常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但財務核算不規范,有可能會成為財務報告重大失實甚至財務造假的“溫床”,這在上市公司的退市案例中屢見不鮮,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巨大損失,以及相應中介機構的連帶賠償責任,其后果往往相當嚴重。
比如就在今年12月16日晚間,上市公司美尚生態(已退市)和金通靈相繼發布涉普通代表人訴訟公告,而東興證券、廣發證券涉及美尚生態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華西證券、光大證券、國海證券則涉及金通靈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就都與這些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有關。原來,經證監會查實,美尚生態在2012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間連續八年虛增凈利潤;金通靈2017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則存在虛假記載。
而中科云網本次違反企業會計準則的情形中,同樣存在可能造成凈利潤失實的情形,應引起充分重視。比如未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光伏項目在建工程進行減值測試,就很可能因為少計了減值損失,而造成資產以及凈利潤的多計,從而對投資者評估企業價值造成誤導。
在實踐中,上市公司如果出現因違反企業會計準則而受到證監會處罰的情形,其中業績不佳者的出現比例也往往更高,而這次“犯規”的中科云網也未能幸免。中科云網的業績不僅今年連續三個季度都處于虧損,如果忽略其在去年第四季度曇花一現般地實現短暫盈利,實際上從2022年初至今,中科云網已經累計虧損了9個季度,幾乎每個季度凈利潤都在虧損。
二、近三年凈利潤竟累計10個季度虧損,光伏下行周期不利影響嚴重
中科云網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北京湘鄂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2014年因為轉型大數據和新媒體等業務,企業名稱開始使用“中科云網”;2022年中科云網開始進軍光伏行業,因此成立子公司中科云網(高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高郵),并以后者為經營主體,聚焦N型晶硅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科高郵向上游采購硅片,生產加工成電池片,再向下游光伏組件企業進行銷售。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除了光伏電池片業務板塊,中科云網的主營業務中還包括餐飲團膳。
中科云網的財報數據顯示,從2022年初開始,中科云網幾乎每個季度的凈利潤均處于虧損,其中單季凈利潤虧損金額最大是2023年第三季度,為-6,366.17萬元,僅有2023年第四季度是例外,后者出乎意料地實現了盈利5,003.13萬元。
從光伏行業表現來看,2022年正是其如日中天的時刻,供應鏈各環節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彼時均處于歷史高位,行業內多數企業都獲得了豐厚盈利,為何中科云網卻在2022年全年都處于單季虧損狀態?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答案,中科云網是在2023年才開始進軍光伏行業,因此2022年光伏行業的高光時刻很遺憾與中科云網無緣;而從2023年初開始,光伏行業又即將掉頭進入持續下行周期了,而這恰又是中科云網進軍光伏的起點時刻。
由于光伏行業較好的投資回報率延續一直至2022年,引起了業內非理性乃至狂熱的投建新產能熱潮,這可能也是像中科云網這樣選擇跨界玩家的初心。隨著平均14-16個月的新產能投建期結束,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供需形勢大幅逆轉帶來的后果,終于再2023年初開始顯現。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都開始沿著持續下行的軌道不斷走低,其中也包括中科云網主營的電池片,因此當年前三季度中科云網凈利潤都處于虧損。

據統計,整個2023年,硅料市場價格下降約70%,硅片及電池片價格則下降約60%,組件價格下降約50%。其中,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市場價格暴跌幅度最大。但奇怪的是,中科云網反而在當季出乎意料地扭虧為盈五千萬元,而且還是其最近11個季度中唯一盈利的時光。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形勢更差了,因為產能過剩也更嚴重了。2024年上半年,國內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的產量同比增長皆超過32%,上游制造產能的快速增長顯著超過了下游需求端的市場增速,繼續加劇供需失衡,企業競爭愈發內卷,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大量中低端、同質化產品集中推向市場,加劇了市場價格持續下降幅度。今年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市場價格因此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下跌態勢,上半年PERC和TOPCon電池片價格跌幅均超過15%。

電池片的市場價格也在今年5月底迎來了新低。M10單晶TOPCon電池主流成交價僅0.30元/W,G12單晶TOPCon電池主流成交價僅0.35元/W。
在電池片市場價格繼續下探新低的同時,同期行業庫存情況也不樂觀,已進入24-26億片區間,一些電池片廠商甚至面臨排產壓力。

伴隨光伏企業擴產后產能大幅提升并且競爭格局愈發激烈,當前光伏產品價格仍處于非理性區間,并持續低于企業生產成本線,產業鏈各主要制造環節普遍面臨階段性盈利下滑甚至虧損的現狀,短期內尚未看到行業反轉復蘇的曙光。因此即便在第三季度,電池和組件的市場價格雖然未出現像上半年那樣的暴跌,但依然處于磨底狀態,未見反轉趨勢。因為據業內機構估計,到2024年底,全國硅片產能將超過1000GW、電池產能將超過850GW、組件產能將超過750GW;但同期全球市場新增裝機容量卻很難超過500GW,供需失衡依然非常明顯,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均不具備出現明顯反轉的基本面。
墻上蘆葦,頭重腳低根底淺。中科云網初涉光伏電池片領域,自然無法與行業大趨勢抗衡。今年以來,中科云網每個季度都繼續處于虧損,前三季度合計虧損-3,858.26萬元,同期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了-23.06%。
單位:萬元
2024年1-9月
2023年1-9月
營業收入
11,142.26
14,481.56
增長率
-23.06%
/
歸母凈利潤
-3,858.26
-10,900.13
增長率
64.60%
/
但是在中科云網今年的三季報中,偵碳家依然注意到一些明顯改善,值得稱道的亮點,其中就包括虧損面的大幅收窄。今年前三季度,雖然中科云網歸母凈利潤依然虧損了-3,858.26萬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超過1億元虧損,虧損面已經大幅改善了64.60%,這已經相當不易了。因為電池片的市場價格在今年二季度才剛經歷過新一輪暴跌,企業不要說盈利,能少虧都是不錯的。
當然,中科云網自進軍光伏行業以來,多個季度凈利潤均出現虧損,不僅受到行業下行周期的嚴重不利影響,可能也與跨界導致缺乏行業經驗積累,以及渠道建設滯后等有關,這些也是諸多光伏跨界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三、光伏跨界三大門檻、面臨經驗、人才和技術難題的多重挑戰
近兩年來,由于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和未來盈利的巨大想象空間,光伏行業對跨界玩家,包括上市公司,都有著特殊的吸引力。2022年,光伏賽道迎來了70家跨界企業,其中包括海爾、美的、皇氏集團、仕凈科技等知名上市公司。2023年,五糧液、麥迪科技、古鰲科技、以及棒杰股份等知名企業又加入了光伏跨界的隊列。然而,很快不期而至的光伏全鏈價格的暴跌,卻讓跨界企業迎來了跨界經營成果的成色檢驗。
在上述企業中,絕大多少都屬于多元化性質的完全跨界,橫縱向一體化的則較少,比如來自白酒行業的五糧液,本身就和光伏八竿子打不著邊。
雖然光伏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但技術門檻同樣不低,并非僅靠手上有大把資金就能用錢砸出通路來。而跨界企業無論在自身原有賽道經營是否成功,來到光伏行業都基本是白手起家,缺乏行業經驗、人才團隊建設培養、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情況比比皆是。光伏行業,比如電池片對電池轉化效率、量產、產品良率以及成本控制等獨特要求,幾乎成了針對跨界企業的特設門檻。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又在市場環境持續變差的不利條件下運營,被這些門檻絆倒的跨界企業早已屢見不鮮。
金剛光伏在跨界企業中的老前輩,其前身是金剛玻璃,后者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的玻璃幕墻供應商。金剛玻璃于2021年跨界光伏,并順勢改名為金剛光伏,主攻異質結電池片,這實際上和今年剛退市的愛康科技,選擇的是同樣的技術路線。但跨界以來,金剛光伏持續虧損至今,其中2021年和2022年凈利潤分別虧損了-1.31億元和-2.0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金剛光伏凈利潤繼續每個季度都在虧損,全年大概率還是虧損,未來企業的生存可能都將面臨困境和挑戰。
上述跨界企業,在感受到了光伏市場行情劇烈降溫后,很多也理性地選擇了暫停或取消跨界光伏相關項目,其中包括皇氏乳業、正邦科技、奧維通信和乾景園林等知名企業。而樂通股份本來擬投資47億元投建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4.8GW電池組件全自動智能產線,也宣布將大幅減少對異質結電池項目的投資規模,壓縮至僅1250萬元,這點錢幾乎不能做啥事,僅僅刷了個存在感,相當于也是選擇了撤退止損。
因此未來中科云網在光伏行業的走向,偵碳家也將持續關注。
四、核心光伏子公司被民事起訴,僅涉1248萬元卻被申請財產保全
中科高郵是中科云網光伏戰略的實際操盤手,但偵碳家注意到,今年10月份,中科高郵因為買賣合同糾紛被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先導”)提起民事訴訟。無錫先導的起訴理由是雙方于2023年6月16日簽訂了購銷合同,但中科高郵支付了第一期首付款后,未按約支付發貨款。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企業既然從事商事活動,產生商業糾紛進而被起訴,本身并不奇怪。但偵碳家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無錫先導申請了訴前財產保全,請求法院凍結中科高郵的銀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相應價值的財產。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訴前財產保全僅限于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比如對方可供執行的財產被隱匿、轉移或滅失等情形。但該案的涉訴金額僅1248萬元,難道無錫先導在擔心未來如果勝訴,中科高郵可能會缺乏可供執行的財產?
所以該案涉訴金額雖然相對不算太高,但未來動向仍然值得關注。
五、罕見因負面評論起訴股民,結局也毫無意料地敗訴
如果排除資金炒作的情況,股價往往也反映了對企業業績的未來預期。中科云網的股價自去年10月以來,總體處于單邊上漲的行情,這與中科云網凈利潤虧損大幅改善的業績走向吻合,客觀來說,這是好現象,企業和投資者都更容易實現雙贏。
然而卻有公開資料爆出,因為一些投資者在股吧內的過激發言,中科云網為此一怒之下將對方告上法院,這一消息讓偵碳家感到錯愕。原來,中科云網以網名謝某、呂某、馮某在東方財富股吧內發表“明天跌停”、“利空來襲”等十余條言論帖子。而在帖子的留言中很多負面內容。
中科云網認為上述帖子及留言中包含很多主觀臆斷及侮辱性內容,明顯具有捏造事實,誹謗中科云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情形,難以接受,因此將謝某、呂某、馮某,甚至東方財富都作為被告,告上了法院。
但法院認為股民基于購買的股票股價漲跌對中科云網公司及其股票作出評價,其并無主觀虛構、惡意誹謗的故意。法院還表示,中科云網公司作為面對公眾的公司,對馮某、呂某因缺乏專業知識及難以避免夾雜的主觀情緒而發布的可能缺乏一定客觀性的評價言論,應保有更大的容忍度。
偵碳家也贊同法院的觀點。不可否認,現實中有些“罵娘”的內容,由于用詞和表達方式等原因,給當事人確實帶來了極差的觀后感,用過分乃至出格形容都不為過。中科云網的憤怒,確實在情理之中,偵碳家也贊同有話好好說。
然而中科云網自身業績明顯欠佳,也同樣是客觀事實,最近3年中居然已經有10個季度的凈利潤處于虧損,在“罵娘”的人中,是否包括因此投資利益嚴重受損的投資者,中科云網對其損失又是否應該共情呢?
而且法院認為上市公司對網民負面評論應保持更大的容忍度,也確實更符合現實。畢竟很少有上市公司因為糾結網民負面評論而訴諸法院的,更多還是將主要精力和資源專注于經營本身。至今尚未擺脫虧損的中科云網,更應該“諸事不行,反求諸己”,將主要精力投入經營中。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用一句“吾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傳世經典之語,直接在舌戰中KO了王朗,讓后者吐血而亡。但按照多數網民的語言水平,即便“言毒”,但還不至于能達到諸葛亮的殺傷力,因此中科云網完全不必為此反應過度。反倒是業績持續不佳,凈利潤持續虧損,才是中科云網真正的心腹大患,才是影響企業生存的真正威脅。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